“園”展览现场,大华银行中国艺术画廊,2022
在上海陆家嘴,艺术家袁隆把山水园林搬进了大华银行艺术画廊。
以“園”为主题,展览由山、林、亭和落英四个部分组成,袁隆用雕塑、绘画、影像、装置以及声音重构了一个艺术家的园林。“人是很想进入自然的,因为我们来自自然,可我们又在远离自然,它很矛盾,因此就有了古人造园,它是一个避世的场所,亲近自然,也是一个社交场所,园林是人和自然的交汇处,兼具自然和社会属性。”
園
正如大华银行中国策略通讯与品牌部 、外国直接投资咨询机构合作及市场策略部主管付玥表示:“大华银行正式开启了品牌焕新之旅,强调了大华银行的品牌承诺‘诚挚如一’(Right By You)不仅关注当下,更关注未来。而在袁隆呈现的‘園’艺术展作品中,我们既可以看到水墨艺术精神的传承,亦能深刻的感受到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大胆突破与锐意创新。以園结‘缘’,以園寻‘源’的立意,也呼应了大华银行建立各方连结,共筑可持续未来的品牌精神。”作为亚洲艺术的坚守者,大华银行一直注重推广当代艺术、积极扶持新水墨力量。此次展览,旨在引导大众领略回归自然的水墨精神,激发更多对于传承创新和可持续相关的议题关注和讨论。这是继大华银行中国2021年末举办王冬龄、何赛邦、韩峰、邱岸雄四位知名艺术家“闻墨而启”水墨艺术展后的又一次重要宣言。大华银行中国携手教博会启动的“大华银行校园水墨艺术大奖”,也在积极筹备中。
袁隆一直用艺术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,以园林为载体是他近一年的思考。他提炼了园林的基本元素进行创作,而构成作品的具体素材很多都来自艺术家的生活点滴。
在以“林”为主题的展厅中展示了四块数字屏幕,展现了树的从生到死,袁隆把日常自然游历中的树绘画下来,进行数字化处理,变成流动的影像,音乐则是声音艺术家铁阳的创作。“这块屏上的树是从汤显祖的故居江西抚州抢救下来的,上千年的古树,现在在上海,数百年前可能汤显祖也在这棵树下,当想到这个的时候会很感动,我们在和古人对话。”
“園”展览现场,大华银行中国艺术画廊,2022
第二块屏幕是生生不息的竹林,像是阳光穿过树林,在黑暗的空间里波光粼粼。“去年,我有一件作品落在伦敦边上的雕塑公园,我就住在那儿的英式森林,树非常非常高,枝叶汇聚在一起,阳光像星星一样的在头顶上闪烁。”“这是死掉的树,上面有很多枯枝。我慕名去看一座教堂,当地人说大概一个月前一声轰天巨响,这棵擎天巨树连根倒,砸在旁边八百多年的教堂上,但是教堂没有损坏,也没有伤到人,就很神。我看到的时候完全惊呆了,哇塞!你沿着这棵树走到教堂顶上。后来我再次去,他们已经把树切断了,就一个非常巨大的断面在那边。”“树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,它的时间和我们的不一样,人最多也就一百多年,树可以上千年,它看着很慢,但一直在运动,看着不说话,但一直在交流,用根系交流。”“林当然是园林的一部分,树也一直是很多文化中的重要元素,在一些宗教,树是天堂的隐喻,在北欧神话中,白蜡树被认为是链接九界的世界树,在中国山水画里,文人墨客的笔下,树被用来借物壮怀,比如竹子。”“在各个文化中山总是很神圣的存在,朝圣都是去山上。《圣经》中给摩西颁发十诫是在山上(锡兰山),山越是高越不适合人居住,它更适合某种仙人、神。人站在高山面前很渺小,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敬畏,但是反过来非常有趣,人又在不断地征服山。”
袁隆也一直致力于用艺术作品探讨人类的生存状态、以及生态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。被Chris Jordan的作品所触动,袁隆创作了装置《熔化海鸟》。作品使用天然蜂蜡为材料表现海鸟,燃烧而融化殆尽后的黑蜡正好与残留的彩色塑料垃圾形成鲜明碰撞。
《熔化海鸟》,袁隆,2019
从5000多个家庭回收塑料废弃物,与300多名志愿者一起完成艺术制作的17米巨型装置《Huge Ring》,整件作品是一个巨大的环形,在镜面的反射下,犹如星汉般璀璨。
由2 万多只塑料瓶制作的装置《新生》,而这2万只塑料瓶仅仅占全球每分钟被消费的塑料瓶总量的 2%。“各国文化都有Garden,又彼此影响,和塑料一样,它是一个世界性主题,大家都听得明白”。
不只是文化上的多元,在作品的呈现上袁隆也使用了多种艺术形式,以“山”为主题的展厅袁隆用不锈钢网制作了软雕塑,不锈钢网轻盈又通透,在不同的光线下变化流动,像是传统水墨画中的山。亭是一件装置作品。整件作品以竹子为骨架,在纱上绘制竹子做帷幔,中间放置了一座假山和一个模拟水循环的生态系统,整个展厅被滴答的雨水声包围,让人觉得松弛,于是驻足停留。
慢下来后进入“落英”,袁隆用编程和机械手臂,模拟花开花谢的过程,又用灯光制作了流水效果,整个空间完全独立幽谧,放置了蒲团,可供小憩或是冥想。多种艺术表达或许和袁隆丰富的学习经历有关,出生于上海的他从小学国画,本科在上海大学学习油画,硕士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坎伯韦尔艺术学院纯艺雕塑专业,很长一段时间,袁隆深受古典艺术熏陶,“现在也喜欢,但是感觉完全不同了”。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创作,更重要的是袁隆作为艺术家的自觉和野心,不断地探索和挑战。
回到展览,“园“的繁体“園”的中间恰好是我的姓,“而‘元’又有原初的意思”。今天我们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其实是一种反思,去寻找人和自然的真正平衡,这也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内核,不只是对外在自然风景的单纯图绘,它还在形象描绘之际传达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想象和构建,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整个展览以中国画为底色,可以说,这也是艺术家袁隆的回到原初。
Y:钢丝网是不锈钢嘛,但又是纤维的关系,它非常的轻盈和通透,在光线的作用下会有丰富的视觉层次感,当光影投射在墙面上,有浓淡相宜的感觉,因为穿透感,它一直在流动变化,我觉得这和中国传统美学有共通之处,就像山水画,既浑厚又因为水墨的特质很轻盈,整个的效果很有意思。钢丝网也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,但是原材料又来自山石,古人用太湖石造山,现在是工业文明,用工业文明的产物自然而然。“園”展览现场,大华银行中国艺术画廊,2022
《亭》这件作品在伦敦展出时就跟现在不一样。整件作品是不锈钢的,不锈钢的管子,水泥浇筑的墩子,帷幔我使用了十米长的描图纸,在上面绘制了英式森林,还是想更多的引发观众的感受,所以用了很多他们能看得懂的、能够共情的元素。
在这里,你就能看到很多中国的元素,竹子、像是屏风的半透纱、以及太湖石。“園”展览现场,大华银行中国艺术画廊,2022
〇 :你的作品互动性比较强,在创作时就会考虑观众的参与感么?Y:这个要看是什么作品,目的是什么,背后要表达的是什么,这个表达是否需要公众来参与。有些不需要那么强的交互感,比如绘画,就是很直接的视觉touch,要么是观众很主动的理解绘画作品,要么被动的去接受,这是一种传统的方式,但是很成立。装置不一样,装置的特性让艺术家不得不考虑空间、作品和人之间的关系,因为观众一定会进入空间中来。另一方面,有一些作品本身很需要交互,比如这次展出的《林》,需要观众参与,与作品对话。交互当然也涉及到新技术的使用,新的技术完全可以充分的利用起来,没有必要固守旧的手段。技术解放艺术家,但技术的背后还是人,不要被技术捆绑,也不要完全拒绝,至少我是这样的。当然任何形式的艺术表达都可以非常棒,取决于艺术家的选择。“園”展览现场,大华银行中国艺术画廊,2022
Y:确实遇到了很多挑战,因为是全新的东西,材料、方式、工作模式都是新的,还涉及到团队,和很多人打交道,很多技术问题要解决,很多意外,但我觉得艺术是相通的,这个角度上来说又还好,反而觉得很自由。
至少对当时的我来说,进入全新的领域后一下子完全挣脱了条条框框,脑子里不再去想经典的范式了,但这些经典的东西好像就在基因里了,像一个底色一样,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状态。〇 :为什么一直关注生态主题?
Y:我创作《亭》想表达一个点就是:它是一个人造的生态系统,Garden就是一个人造的生态系统,这个生态系统是为人服务的,我们一直在创造一个为我们人类服务的生态,我们保护的是为自己服务的生态,不是这个地球的生态。我们谈生态,谈可持续可能相对准确一点,强调的是能够持续下去的一个概念。我们需要它,能够让人类持续在这个星球生活,而不是像恐龙一样的灭绝。